1
2025醉驾新规定
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九十一条规定:
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,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,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。
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《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处拘役,并处罚金:
(一)追逐竞驶,情节恶劣的;
(二)醉酒驾驶机动车的;
(三)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,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,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;
(四)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,危及公共安全的。
机动车所有人、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、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有前两款行为,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查看全文 >>
2
醉驾与酒驾的区别
1、驾驶人员血液、呼气中的酒精含量不同。
酒驾: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,小于80豪克。
醉驾: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。
2、处罚力度不同。
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,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,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。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,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,处十日以下拘留,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。
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查看全文 >>
3
醉驾处罚标准2025
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九十一条规定,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,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,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。
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《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,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处拘役,并处罚金:
醉驾的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4
醉驾入刑标准
2011年5月1日起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八)》正式实施,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。
《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,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处拘役,并处罚金:
(一)追逐竞驶,情节恶劣的;
(二)醉酒驾驶机动车的;
(三)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,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,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;
(四)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,危及公共安全的。
机动车所有人、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、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有前两款行为,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查看全文 >>
5
醉驾撞死人怎么处罚
醉驾撞死人的,构成交通肇事罪,根据《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,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,因而发生重大事故,致人重伤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,处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,处叁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具体怎么处罚,要根据具体的情节而定。
6
醉驾后肇事逃逸判刑标准是怎么样的
醉驾肇事逃逸,构成交通肇事罪,犯交通肇事罪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,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;
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。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,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。
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,因而发生重大事故,致人重伤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
此处所谓“发生重大事故”,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:
(1)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,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;
(2)死亡三人以上,负事故同等责任的;
(3)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,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,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。
查看全文 >>
7
醉驾取保候审程序是怎样的,要满足哪些条件
一、醉驾取保候审程序是怎样的
1、取保候审的申请。
2、取保候审的决定。
3、取保候审的执行。
4、取保候审的期限。
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。
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,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,也适用取保候审。犯罪嫌疑人、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。
二、申请取保候审要满足以下条件:
《刑事诉讼法》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,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,可以取保候审:
(一)可能判处管制、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;
(二)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,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;
(三)患有严重疾病、生活不能自理,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,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;
(四)羁押期限届满,案件尚未办结,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。
查看全文 >>
投诉/举报
声明: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,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
醉驾相关百科
酒驾标准
随着醉驾入刑,酒驾违章测试也同样受到了大家的关注,今天小编就来为你介绍酒驾标准的有关知识,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,更多内容尽在律图,…
2023.09.21
18370人阅读
酒后驾车标准
酒后驾车是非常危险的行为,因此我国法律规定喝酒之后行为人都是不可以开车的,否则一旦符合酒后驾车标准,那么行为人就会受到处罚。那么酒后驾车标…
2023.09.20
7911人阅读
交通违章处理
我们都知道,开车的时候难免都会出现交通违章的行为,这个时候就需要车主去对这些行为进行处理,那么交通违章处理是怎样规定的吗?律图小编对交通违…
2023.09.20
104311人阅读
违法停车罚款多少
违章滞纳金怎么算
醉酒驾驶
毒驾
醉驾处罚
超载处罚
醉酒处罚
摩托车交强险
违章滞纳金
交通罚款
醉酒驾驶缓刑
异地违章
网约车
异地违章怎么处理
醉驾相关咨询
你好问一下无证驾驶摩托车被撞了怎样处理
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:
(一)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;
(二)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、暂扣的人驾驶的;
(三)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,尚不构成犯罪的;
(四)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;
(五)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,造成交通事故,尚不构成犯罪的;
(六)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,不听劝阻的;
(七)故意损毁、移动、涂改交通设施,造成危害后果,尚不构成犯罪的;
(八)非法拦截、扣留机动车辆,不听劝阻,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。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、第四项情形之一的,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;有第一项、第三项、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,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。
我想问一下关于酒驾最新处罚标准是
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:
饮酒驾驶:
饮酒驾驶机动车辆,罚款1000元—2000元、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;
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,罚款5000元,记12分,处以15日以下拘留,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。
醉酒驾驶:
醉酒驾驶机动车辆,吊销驾照,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,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,并处罚金;
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,吊销驾照,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,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,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,并处罚金。
你好问一下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驾驶证怎样处理
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:
交通肇事致1人死亡量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具体判多久还得看实际情况和情节严重性,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对方家属的谅解书,也就是对方原谅你的书面证据,谅解书可以很大程度地决定判刑的轻重。有些家属可能需要的是诚恳的致歉,有些家属需要的是足够的赔偿。
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肇事司机的驾照一般都是被直接吊销,并且终身禁驾,所以请广大车友谨慎驾车,注意自己和别人的安全。
我想请教一下酒驾和醉驾的界定标准是什么
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:
我国的相关法律将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。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、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。所谓饮酒驾车,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100,小于80100的驾驶行为。所谓醉酒驾车,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100的驾驶行为。
根据计算,一般情况下饮用350(约相当于1小瓶)啤酒或半两白酒(20)后,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20100,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按照新交法规定,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,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,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。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法律处罚更加严厉:饮酒后驾车,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,并处500元罚款。
问一下醉酒危险驾驶罪怎么判
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:
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处拘役,并处罚金:
(一)追逐竞驶,情节恶劣的;
(二)醉酒驾驶机动车的;
(三)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,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,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;
(四)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,危及公共安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