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晬時」的意思

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晬時」的意思

晬時

晬時,亦稱「一周時」,為中醫學中特有之時序概念,指從一日中某一特定時辰開始,至次日同一時辰為止的完整循環週期。此概念源自古代中國對時間的精微觀察與人體生理節律的深刻認識,在傳統醫學理論與臨床診療中具有重要意義。

時間範疇

晬時作為時間度量單位,完整涵蓋十二時辰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之循環往復。古人觀察到自然界陰陽消長與人體氣血運行皆有其固有節律,故以晬時為周期單位研究人體生理病理變化。在《黃帝內經》等經典醫籍中,晬時常被用於描述疾病轉歸周期,尤其是外感熱病的病程演變規律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晬時概念與中醫「天人相應」整體觀密切相關。人體經絡氣血流注、臟腑功能盛衰皆隨晝夜更替呈現周期性變化,此即《靈樞·順氣一日分為四時》所述「人氣隨順天時之變」的具體體現。在生理層面,衛氣晝行於陽、夜行於陰的運轉周期恰與晬時相符;在病理層面,許多病症的症狀輕重亦呈現晬時性起伏。

臨床應用

歷代醫家將晬時概念實際運用於診療實踐:

傷寒診斷:張仲景《傷寒論》中以晬時為單位觀察邪氣傳變,如「太陽病,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,以行其經盡故也」,即指六晬時後病邪傳變完成特定周期。

脈象變化:脈診強調「四時平脈」,醫者需掌握晬時內脈象的生理性波動,方能準確辨別病脈。《脈經》記載人體脈象隨晬時更替而有春弦、夏洪、秋毛、冬石的變化特徵。

用藥法度:部分方劑強調服藥時辰,如「旦服」、「暮服」等,實乃根據晬時節律調配藥物作用時間,使藥效與人體生理周期同步。

理論延伸

晬時不僅是時間量度,更深層次反映了中醫對生命時空節律的認識。《素問·六微旨大論》提出「氣交變化」理論,認為晬時的完成象徵著人體與天地之氣完成一次完整交會。此外,五運六氣學說中,晬時亦作為微觀時間單元與歲運、司天在泉等宏觀周期相對應。

相关推荐

BLAST盘点:CS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战队阵容
365现在还能安全提款吗

BLAST盘点:CS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战队阵容

📅 08-14 👁️ 2185
天气系统
365bet体育存款

天气系统

📅 07-03 👁️ 6022
370112开头的身份证是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的行政区划代码
电子秤称数量怎么设置(电子秤数量设置方法)
Bet体育365怎么提款

电子秤称数量怎么设置(电子秤数量设置方法)

📅 08-04 👁️ 3106
拖把怎么换海绵头?卡扣拖把头拆卸图解
365bet体育存款

拖把怎么换海绵头?卡扣拖把头拆卸图解

📅 08-26 👁️ 2382
单机拳击游戏大全
365现在还能安全提款吗

单机拳击游戏大全

📅 08-03 👁️ 2986
[分享]《征途》怀旧刺探最新攻略
365bet体育存款

[分享]《征途》怀旧刺探最新攻略

📅 07-16 👁️ 6764
7月27日生日书(狮子座)
Bet体育365怎么提款

7月27日生日书(狮子座)

📅 08-07 👁️ 6857
4g飞享18元套餐详解:流量、通话、资费全解析
365bet体育存款

4g飞享18元套餐详解:流量、通话、资费全解析

📅 07-25 👁️ 3839